成年女人看片免费视频播_人禽交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韩国 av_亚洲第一黄网

油也“認人”,你吃對了嗎
發布日期:2023-03-03
閱讀量:1034

科普時報 范志紅

人們常說,烹調油要換著吃、混著吃。也有廣告說,油里的脂肪酸比例必須是“1∶1∶1”。這些說法雖有些道理,卻不準確。油該怎樣選,怎樣吃,一定要適合自身需求,否則再高檔的油也不一定促進健康。

了解各種油的營養差別

天然油脂有多種,除味道和口感外,營養差異主要在其脂肪酸的比例。按結構分為飽和脂肪酸(SFA)、單不飽和脂肪酸(MUFA)、多不飽和脂肪酸(PUFA)。多不飽和脂肪酸中又分omega-3和omega-6兩個系列。omega-3系列的代表物質是alpha-亞麻酸、DHA和EPA;omega-6系列的代表物質是亞油酸。

從健康角度而言,omega-6系列和omega-3系列的比例應為4―6∶1。然而,目前我國多數人的omega-3系列脂肪酸不足,特別是很少吃魚的人。富含omega-6脂肪酸,但omega-3脂肪酸比較少的油脂包括:紅花油和葡萄籽油(含70%以上的亞油酸)、西瓜籽和葵花籽油(65%以上)、小麥胚芽油(55%以上)、玉米油(50%以上),中等含量的是芝麻油和榛子油(45%以上)、南瓜子油(40%以上)、花生油和松子油(35%以上)。這些油要盡量限制數量,因為多數人膳食中omega-6的攝入量過高。

烹調油雖名稱不同,但有些脂肪酸構成卻相類似。比如紅花籽油、葡萄籽油、玉米油和葵花籽油類似,都富含omega-6系列的多不飽和脂肪酸;亞麻籽油和紫蘇籽油類似,都富含omega-3系列的多不飽和脂肪酸;茶籽油、杏仁油、牛油果油、低芥酸菜籽油、高油酸花生油和橄欖油類似,都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;椰子油、棕櫚油、牛羊油和黃油都富含飽和脂肪酸;花生油和稻米油類似,大豆油和核桃油類似等等。也就是說,在同組里替換區別不大。

取決于每天吃的食物

“1∶1∶1”是指飽和脂肪酸、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在膳食中的比例,而且只是個大概數,也并不是油中脂肪酸的最佳比例。

要達到膳食脂肪酸的整體平衡,除了烹調油,還要考慮到日常吃的堅果、肉類、豆制品等等,油中的脂肪酸比例,要與其他食物中的脂肪酸形成互補。比如,日常喝豆漿、吃豆腐比較多,膳食中不缺乏大豆中的脂肪成分,做菜就無須再用大豆油了;吃瓜子、核桃比較多,葵花籽油和核桃油就沒必要吃了。反之,日常不吃豆制品和瓜子、核桃,卻吃很多的牛羊肉和奶制品,那么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偏低,就吃大豆油作為彌補。素食者吃豆制品、瓜子和堅果比較多,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偏多,飽和脂肪酸攝入偏少,可以用一點奶油和椰子油來烹調。

考慮用餐者的身體狀況

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較高、心腦血管病風險較大的人,宜優先選擇單不飽和脂肪酸和omega-3脂肪酸比較多的油。

單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有茶籽油(75%以上油酸)、橄欖油、杏仁油、澳洲堅果油、高油酸花生油、高油酸葵花籽油(70%以上油酸),以及低芥酸菜籽油(60%以上油酸)、普通花生油、稻米油和芝麻油(約40%油酸)。或許很多人不知道,雞鴨油和豬油中也含40%以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,不建議“三高”患者選用。

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油有亞麻籽油、火麻籽油、大麻籽油和紫蘇籽油。含大量omega-6,同時含少量omega-3脂肪酸的油:月見草油、大豆油、松子油(含10%左右gamma-亞麻酸);低芥酸菜籽油既含大量單不飽和脂肪酸,又含少量omega-3脂肪酸的油:亞麻籽油、火麻籽油、大麻籽油和紫蘇籽油;含大量omega-6,同時含少量omega-3脂肪酸的油:月見草油、大豆油、松子油(含10%左右gamma-亞麻酸);低芥酸菜籽油既含大量單不飽和脂肪酸,又含少量omega-3脂肪酸,對心血管友好的脂肪酸比例非常大,其實是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。

油脂與烹調方法要匹配

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耐熱性較差,omega-3的脂肪酸就更差,均不適合冒油煙的炒菜方式。大量omega-6脂肪酸可能促進炎癥反應,而容易氧化更是它的致命麻煩。有研究提示,用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來烹調肉食品,會提升膽固醇的氧化程度,而氧化的膽固醇對心血管內皮傷害很大。還有研究提示,反復加熱的油脂會增加血壓升高的風險,也會促進炎癥性腸道疾病。

很多人炒菜時喜歡自配“調和油”,認為這樣品種豐富。其實,調和油主要考慮目標是耐熱性和脂肪酸的平衡。炒時盡量減少油煙,控制油溫。在油煙將起未起時倒入菜,這樣操作,大部分烹調油都可以耐受。多蒸煮、燉菜,少油炸和爆炒,就能安心食用那些對心臟健康比較友好的炒菜油了。

亞麻籽油、核桃油等,最好用于涼拌和蒸煮,加熱不超過100℃。切勿反復加熱。實在想用它炒菜,可先用少量其他油爆香一下蔥姜蒜花椒,然后等放菜之后再加入。煎炸食物,建議用棕櫚油、椰子油和動物油等高飽和脂肪酸油,既讓口感更加酥脆,又減少油炸過程中的氧化聚合,減少致癌物生成,提高安全性。

(作者系中國營養學會理事、注冊營養師、中國農業大學營養健康系副教授)


來源:導油網 //www.oilcn.com/article/2023/02/02_86958.html

專欄:食用油百科
作者: bob半島體育
原文鏈接: 閱讀原文
上一頁:關于反式脂肪的疑問,一次說清楚
下一頁:轉基因油料所產油脂的安全性